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TNNUA LOGO
 
認識南藝About Us 認識南藝附圖[校園建築物及古橋]
 
一個讓師生可以在藝術創作與研究的歷程中勇敢做自己的夢土,一個沒有上下課鐘聲與人潮熙攘的地方,校園提供師生在自由自在氛圍中持續藝術創作與研究的堅持與追求。
 
:::
:::
設校歷史
 
本校於78年奉准籌設,由漢寶德教授擔任召集人,進行規劃。82年成立籌備處,84年8月動工,85年7月正式設校名為「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漢寶德教授為首任校長,開設音像紀錄研究所、博物館學研究所、造形藝術研究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86年增設應用藝術研究所、建築藝術研究所、七年一貫制音樂學系,並成立國際藝術交流研究中心。87年成立音像動畫研究所、七年一貫制中國音樂學系,並開設教育學程。88年成立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古物維護研究所。初步建構以高階之研究所階段藝術教育為主軸,並發展大學部及七年一貫制之教學單位。
 
89年9月由黃碧端教授榮任本校第二任校長,亦為本校第一任遴選校長。學校因教育、創作與研究發展上的需要,於91年成立應用音樂系、民族音樂學研究所,92年則成立藝術史學系、鋼琴伴奏合作藝術研究所、及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93年8月本校奉准改名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改制大學後分設音樂學院、視覺藝術學院、音像藝術學院、文博學院及共同教育委員會。並陸續於94年、95年成立音樂表演與創作研究所、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實踐本校創校之追求精緻且專業之治校特色。
 
96年5月起由李肇修教授接任第三、四任校長,並自98至99年進行系所調整增設,七年一貫制中國音樂學系更名為「中國音樂學系」、七年一貫制音樂學系與音樂表演與創作研究所整併更名為「音樂學系」、藝術史學系與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整併更名為「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古物維護研究所整併更名為「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音像紀錄研究所、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及音像動畫研究所整併更名為「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應用音樂學系」由音樂學院改隸音像藝術學院,鋼琴伴奏合作藝術研究所更名為「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此外,藝術交流中心從97年更名為國際交流中心後,自99年起改列為行政單位;101年為規劃、推動及整合學術研究與發展,加強產學合作功能,推廣創新育成,增設「研究發展處」。
 
105年8月,詹景裕教授當選為現任校長,引領本校遵循設校發展目標,持續引進內外資源,籌組優質行政團隊,進而創造南藝新局。值此之際,本校國際交流中心也因應增加海外招生業務與支援國際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等,改名國際事務處。
 
本校創校初期規模雖小,但成立20年來教學成果不凡,學生在專業師資及藝術環境的薰陶下,已在藝術創作及研究領域中培養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專業人才,奠定本校成為臺灣最具特色的專業藝術學府之一,其成就受到國內外藝術界廣泛矚目。近年來本校更致力於推展人文藝術與科技整合的可能性,與國內數位科技產業進行異業結盟,積極展現本校各藝術專業之創作實力。除此之外,更不斷透過創作與研究之專業,協助地方文化進行文化復建與凝聚在地人文意識,透過各種藝術交流活動與國際接軌,將國內藝術專業人才推上國際舞台,展現臺灣藝術實力。
 
 
願景、使命及策略
 
本校自我定位為藝術專業大學,以「修藝進德,臻於卓越」作為學校發展願景,近年來在校長帶領下秉持「藝術承傳、守護、轉化、創新」之使命感,以「藝術擴張、跨域、實驗、連結」的策略發展校務,致力營造提昇美感教育、啟發創造力及融合藝術於生活之優質學習環境,使師生在自由、自在及自信的學風中,成為志道、據德、依仁、游藝之人文藝術專才。歷經近五年的發展,新增「建構全藝術交流與科藝整合之元宇宙空間」發展目標,並成立元宇宙學院;在「兼重在地特色與國際視野之藝術教育」、「培養兼具傳統素養與創新能力之藝術人才」、「強調融合創造力與應用力之藝術內涵」、「營造整合校園與周邊區域之藝術聚落」,以及「建構全藝術交流與科藝整合之元宇宙空間」等五大發展目標基礎下,擬訂計畫行動,以祈將科技與藝術跨領域結合,並以師生藝術創作、展演、研究及教育推廣之力量來關懷生命、服務社會,讓藝術之光度與強度在生活中自然發生。
本校願景、使命與策略架構圖
本校願景、使命與策略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