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廖修平教授1936年出生,為臺灣現代版畫先驅,更是臺灣戰後重量級的當代藝術家。教授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創作者,更以其專業,為亞洲現代版畫的推廣與教學,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扎根工作,包括臺灣、日本、中國大陸等地,影響深遠。此外,教授也是一位深具國際視野的藝術推動者,協助臺灣文建會(今文化部)籌辦「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1983年第一屆共有49個國家與地區、1141位藝術家的3002件作品參賽,迄今並已舉辦21屆。
廖修平教授為臺灣現代版畫先驅,在全世界舉辦過無數場的個展及聯展,更是獲獎無數,1998年榮獲第二屆國家文藝獎,2010年第29屆行政院文化獎,2016年教育部藝術教育終身成就獎等,作品並被國內外多個美術館機構典藏,被譽為「臺灣現代版畫之父」,2009年至2020年擔任台灣美術院院長,自2021年起擔任台灣美術院名譽院長迄今。
113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翁倩玉女士1950年出生於臺南,現居日本東京都,為知名的影視、歌唱、演劇等多方面的藝人;自1975年拜日本版畫大師棟方志功(Shikō Munakata)嫡傳大弟子井上勝江(Katsue Inoue)為師,開始版畫的畫作,歷經多年的學習與努力,近年在日本版畫、著作、自創品牌時裝方面均佔有一席之地。2005年獲日本美術大展「特選」獎,2006年被任命為社團法人日本美術大展會友,目前已是日本著名的版畫畫家。
翁倩玉女士的畫作在世界各地均頗負盛名,1993年應中國蘇州版畫院之邀,擔任版畫親善大使,1999年德國邁森(Meissen)瓷器為其版畫作品〈嘉德麗雅蘭〉製作陶版畫,2005年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客座講師,獲頒版畫藝術家證書、參加臺灣國際版畫展,獲頒中華民國版畫協會名譽會員。翁倩玉女士的版畫得獎無數,作品獲中華民國、日本國及中國各地美術館典藏。
111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黃崑虎先生,臺灣臺南縣後壁鄉人,企業家、臺灣社會運動重要人士,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嘉義中學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士,曾任臺南縣體育會網球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參議、李登輝之友會總會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及臺灣之友會總會長等。 總統府資政黃崑虎先生致力於維護臺灣文化資產、宣揚臺灣歌謠之美,積極促進臺灣與國際城市文化交流。黃崑虎先生自1998年致力促成「黃家古厝音樂會」,迄今已逾二十餘年不間斷,每年都會親自決定音樂會的曲目,除了反應臺灣是個多族群的社會,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地演奏美麗的歌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言:「這就是臺灣的民主自由」。
110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宏碁集團創辦人、宏碁公司榮譽董事長、智榮基金會董事長,及公共電視、華視董事及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他以成為社會企業家為職志,目前並擔任「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榮譽會長,積極協助推動臺灣產業的轉型升級,面對未來的挑戰。
施先生榮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青年創業楷模、第一屆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等多項殊榮,曾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積極搭建藝企合作平台;1996 年美國商業周刊評選他為「全球25 位最傑出的企業管理者」之一,2006 年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60 週年「亞洲英雄」,表彰他對全球IT 產業的貢獻。2007 施先生並代表總統赴澳洲雪黎出席第十五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之領袖會議。因其長年對國家社會的貢獻,2011 年獲總統頒發國家二等景星勳章;2012 年並獲選第一屆「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ITRI Laureate)」。
110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法國國立巴黎音樂院鋼琴(Prix de Piano)及室內樂(Prix de Musique de Chambre)第一獎畢業,為知名鋼琴家、音樂教育家、文化行政首長;獲頒法國「國家典範騎士勳章」、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文化部文化藝術軍官勳章」等。
1976年返國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至2004年退休,演出活動頻繁,未曾中斷,在校曾任音樂學系主任及所長、藝術學院院長。2000年起陸續擔任文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外交部無任所大使、國家文化總會秘書長、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董事長、公視董事長、華視董事長、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及台灣法國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等要職,推動臺灣文創產業及各項文化政策,致力於推廣臺灣音樂文化,除舉辦社區巡迴音樂會、研討會推廣音樂外,並出版包括《音樂臺灣》、《臺灣音樂閱覽》及《音樂臺灣百科辭書》等二十餘冊,對臺灣藝文貢獻良多。
109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國立歷史博物館及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著作有關美學、教育及博物館學近六十冊。
獲頒各重要獎章,包含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外交部頒贈睦誼外交獎章、法國一等榮譽文化及教育獎章等。
近百次畫展,作品被典藏於美國、西班牙、韓國、馬來西亞及拉脫維亞,國內三大及各地美術館、大陸廣州、上海、中國美術館等。
108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29歲執導第一部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34歲導演《街頭巷尾》,開啟「健康寫實電影」先聲,《養鴨人家》是「健康寫實電影」代表作,為臺灣開創了電影發展。36歲後陸續拍攝瓊瑤小說改編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路》、《貞節牌坊》、《玉觀音》,都刻畫了人在面對艱困時的堅毅。43歲的《秋決》表現了深沉的人性。44歲以《彩雲飛》、《海鷗飛處》等片再度掀起瓊瑤電影浪潮。49歲,李行導演再以鏡頭敘寫臺灣,拍攝《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原鄉人》、《龍的傳人》、《唐山過臺灣》等多部關懷臺灣的作品。
61歲,出任「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自詡電影終身義工,其電影生涯幾乎就是一部臺灣電影史。
108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東方畫會創始人之一,亦為「PUNTO龐圖國際藝術運動」創始者。
50年代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先鋒,積極推動中西藝術交流。其作品源自道家及禪宗的哲學思想,融合東、西方文化及現代藝術創作經驗,以直見心性的手法,實現本我之精神自覺,創作「禪」、「炁」、「宇宙風景」等系列作品,其穿梭在東方哲學與西方美學的藝術探索旅程,在創作上貫通人文哲學的天人合一境界,也為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發展不遺餘力的奉獻他對藝術的熱誠。
2002年榮獲臺灣第六屆國家文藝美術獎;2013年榮獲第11屆文馨獎;2016年獲總統府頒發「二等景星勳章」。
106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德裘烏蘭(K.G.P.H.P.A.Tedjowulan),新瑪塔蘭王朝梭羅蘇南王帕古布瓦納十二世之子,1954年8月3號出生於梭羅市,1984年從軍,進入萬隆軍事學院後,以印尼國家陸軍步兵上校軍銜退伍
1984年獲頒宮廷爵位,全稱為「永遠效忠於國家與瑪塔蘭的偉大王室之子」
2012年受梭羅蘇南王國冊立為宮廷首相至今並封爵位K.G.P.H.P.A.(Kanjeng Gusti Pangeran Haryo Panembahan Agung),其間曾代理其兄蘇南王帕古布瓦納十三世之職,是為攝政王。除梭羅蘇南王國宮廷首相一職,現亦擔任印尼、馬來西亞與汶萊聯合宮廷的總秘書長
爪哇傳統文化的維護者
105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1981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
2014年獲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勳位
知名的電影工作者,集編劇、導演於一身
105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名譽博士
環宇電子公司副總經理
光達電子公司董事長
繼業企業公司董事長
推動藝術深根發展,成立「鳳甲美術館」及「春秋樂集」,促進臺灣當代音樂創作發展
100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1948年起主編『台北晚報』影劇版
100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金澤藝大專任教授
96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1967年—1977年: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96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Diplom演奏文憑
96學年度|名譽藝術博士
1971年:創設波士頓大學陶藝系並擔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