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院落
核心院落建築群 建築一座代表學校精神的「院落」-多功能建築群 我始終覺得一所像樣的大學, 若沒有一個讓師生永遠不會忘記的核心校園, 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不會有愛母校的感情。 學校可以無限的發展,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 代表這所學校的仍然是那座永遠不會變老的「老院子」。 漢寳德(本校創校校長) |
![]() |
基地配置 核心院落位於南校區,正對著學校大門,呈現清楚的軸線關係。 軸線端點是圖資大樓,象徵圖書館在大學的重要地位;兩翼是畫廊,亦表現出創作展覽在藝術學校的重要性,分別名為「南畫廊」與「北畫廊」。院落的中心是一個特別設計的廣場,名為「銅鏡廣場」。 |
|
設計特色 本區明顯地要塑造校園核心的效果,因而採用中軸、對稱、進深層次等手法,再加上裝飾性元素的運用,遂顯現出極高的象徵意味。我們可以從其空間組織、象徵元素等來加以品位。
核心院落的空間組織其實由大門起始,形成一個「門─道─庭─廳─廊」的組織。校門的尺度不大,但形式強調對稱,斗砌磚牆加上黑色的鑄鐵門扇,校徽標置其上,清楚地展現出 校門的「正式性」。穿過大門即進入一道兩側由植栽所圍的軸線路徑,正對著位於端點的圖資大樓前進,經過畫廊尾翼之後,正式進入銅鏡廣場,尺度相對放大,具體地感受到核 心院落的意象。繼續延著中軸前進,拾級而上,即進入到圖資大樓的前庭,牆上有細緻刻畫的磚刻,中央則是青石精雕的「修業進德之門」,由此才進入圖資大樓的大廳。如此一 段由「門─道─庭─廳」所形塑的空間經驗,是初來本校的師生訪客必然經歷而印象深刻的。
徵元素通常在形式上是對稱的,在區位上也以中軸作對稱安排,無形中也再強化了空間的中軸線。 |
![]() |
雙鸞鳳 纏枝剪黏 中軸線頂端之圖資大樓上方,裝罝取形於漢朝之成雙鸞鳳 ,作為本校之象徵性圖案。五千年來鳳鳥一直是 最能代表中華民族豐富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藝術圖像。鳳鳥佇立的牆 面上,又輔以臺灣常見於傳統建築、器 物或刺繡上的纏枝花草。其施作方式特別採用臺灣傳統常用於屋脊與牆簷裝 飾的剪黏工藝,且嘗試回歸早 已流失之傳統單色碗片剪黏方式,呈現具有台灣傳統閩南建築風格之裝飾工藝美術, 藉以強化本校校園建 築設計所追求之本土特色。 |
![]() |
銅鏡廣場 呼應圖資大樓上方之雙鳳,採古漢四鳳文銅鏡圖案,加以 放大後運用江南鑲嵌鋪面工藝,構圖於廣場中 央。其用材 選擇台灣傳統建築常用的青斗石,鑿刻拼構四鳳紋樣,其 餘陰陽相互交錯山紋,則鑲以黑色 卵石與灰色花崗石碎片 ,形成對比鑲嵌底紋,並突顯四鳳圖案,使本廣場呈現出 具有傳統江南蘇式鋪面 工藝之風味。鋪面中埋設噴水頭, 配合慶典或重要節日可使廣場轉化為水舞場地,除豐富廣 場視覺景觀 外,亦創造動態樂趣。 |
![]() |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董陽孜題字, 意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室內中庭部分,想像成為教堂中富麗堂皇的大廳,雖不用做宗教儀式,但卻是大學 的精神中心,因此, 中庭內用藝術品妝點,使其產生類似教堂的作用,不同於教堂 的是,這是人人都要來的、是師生會面之 處,這裡常有藝術表演或大型聚會發生, 如校慶活動等。 |
![]() |
南北畫廊 漢寳德先生為臺南藝術大學所畫下的第一個框框,就是一個院子。這座院子的主建築 是一座圖書館,圖書 館是現代的教堂。而院子以一圈的廊道圍塑出,這圈廊道用作畫 廊(現今的南北畫廊),供師生觀摩作品用。 其配置上以圖書館為中心主軸,對稱伸出 二臂作畫廊使用,圍成校園中心之合院廣場,利用迴廊騎樓與量 體間形成南北巷道, 反映南台灣炎熱氣候,提供師生半戶外活動空間、遮蔭動線及炎夏涼風。 |
![]() |
花罩石坊 修業進德之門 廣場中軸頂端交點,貼近圖書館屋簷內側下方之進口大門 前,設置獨立而形似傳統建築之牌樓,惟設置方 式特殊, 既不貼牆如裝飾牌樓,亦不立於屋外如獨立牌坊,也不設 於屋內似花罩,是ㄧ座青斗石石雕工藝 品。左右兩側立柱 下部雕刻天王圖像也取材唐朝天王像,另左上方雕有八音 半浮雕,呼應本校之音樂教育 ;右側上方則雕有文物大宗 之佛教八寳圖形,闡述本校之藝術研究內容;橫樑上方裝 設兩桓似孔廟檀星門 屋脊上方之擎天筒,上刻琴棋書畫四 藝圖案,亦為說明本校之藝術研究內容。 |
![]() |
魑虎雕磚 圖資大樓進口左右兩側形似弧形翼牆面上,特別裝設有四 樘魑虎與四季瓶花磚刻浮雕。魑虎乃是台灣閩南 建築正廳前廊漏窗常用之具有驅邪寓意的圖像,四季瓶花則有四季平安之意求。右牆上方並鑲有「據於德 、依於仁、游於藝 」,與左牆正上方「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六藝之磚刻,則意在述明本校之教育精神。 |